人気ブログランキング | 話題のタグを見る

淨宗法師有關第十八願「本願念佛」演講稿文(中)

 
們每一個人,都好像是在一座人生的孤島上,我們人生獨自而生,死獨自而死,無人相伴,所以人生猶如孤島。無量劫以及今生所造罪業無量無邊,形成孤島周圍無邊無際的罪業苦海。壽命日減一日,眼看就要命終,就如同孤島即將沉沒。此時誰人能救?唯有阿彌陀佛駕駛六字名號的大願船,來度我們離生死海,到涅槃岸。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(接續上篇)


  第一句:設我得佛——假設我要成佛的話。

  設,是假設,是還沒有成佛之前的一種預設。假如我要成佛,則預先設定後面所誓的內容必須實現,如果不能實現即不成佛的意思。設,是設定。在這一願,法藏菩薩同時設定二件事:一設定自己的成佛,二設定眾生的往生。而這二者是一體性的,不可分的。

  我,是指法藏菩薩,也就是阿彌陀佛的前身。這四十八願是法藏菩薩親口所說,所以用了第一人稱。同時也是唯一、獨自的意思,沒第二者。

  得佛,即是成佛。佛是由菩薩發願修行圓滿而成的,這時候還是菩薩,還沒有成佛,所以說‘設我得佛’。

  由這第一句,就可明知,救度眾生的大事,我等往生的大事,完全是法藏菩薩一人主動發起、主動承擔、主動要成就的。

  假如我法藏要成佛的話,我要修行圓滿什麼樣的大願呢?下面

  第二句:十方眾生——十方世界的任何一個眾生。

  十方眾生,是一個總合的說法,十方所有之眾生,一個不漏,統統包含在法藏菩薩的大悲願心中。法藏菩薩這一願,包含了十方所有的眾生,真是偉大無比。我們是不是十方眾生之一?當然是。我們有沒有被法藏菩薩的這一條願包括進去?當然包括進去了。我們完全是被動地被法藏菩薩的大悲願心包含,因為我們並不知道有這一位菩薩為我們發願,我們也沒有請菩薩為我們發願,甚至法藏菩薩也根本不和我們商量,不經過我們的允許。菩薩視眾生猶如獨子,看見眾生頭出頭沒,無心出離,不能出離,發起大悲心,無論如何也要把他的兒子救出來,不管眾生答應不答應,知道不知道,願意不願意,菩薩都勢必要救。

  這一句和第一句比起來,設我得佛,體現菩薩救度的主動性和唯一性——阿彌陀佛主動來救,唯有阿彌陀佛能救;十方眾生,反映眾生得救的被動性和平等性。

  那麼,法藏菩薩的誓願又是設定怎樣的方法來救度十方眾生呢?下面

   第四至第六共三句:至心信樂,欲生我國,乃至十念——只要真心信受歡喜我的救度,欲生我國,而長在一生、短在十聲一聲,稱念我名。

   法藏菩薩既然要救度十方的眾生,他所設定的方法必然是十方眾生都可以做得到的。而這三句正是每一個眾生都能做到的。

  這三句,既可以看作是法藏菩薩要求我們眾生必須做到的條件,也可以看作是法藏菩薩賜予我們眾生能夠得到的好處。一般來說,既是要求於我們,總是要我們去做的;如果是賜予我們,那就是對我們沒有要求的,怎麼又是要求我們的,又是賜予我們的呢?這是因為法藏菩薩要求我們接受他的賜予,如同父母要求孩子接受父母慈悲的贈予,所以所謂的要求實際上是沒有任何要求的,只是要求我們接受他的救度而已。

  比如說,一座孤島即將沉沒,島上眾生,無處可逃,唯有死路。這時有人駕船來接我們離開險境,船主他要求我們必須上船,否則無法得救;同時也是賜予我們能夠安然脫險的大船,好讓我們上去。我們每一個人,都好像是在一座人生的孤島上,我們人生獨自而生,死獨自而死,無人相伴,所以人生猶如孤島。無量劫以及今生所造罪業無量無邊,形成孤島周圍無邊無際的罪業苦海。壽命日減一日,眼看就要命終,就如同孤島即將沉沒。此時誰人能救?唯有阿彌陀佛駕駛六字名號的大願船,來度我們離生死海,到涅槃岸。

  至心信樂:至心就是真心,信樂是信心而歡喜。至心信樂,接在十方眾生之後,初看上去好像是要求我們十方的眾生自己能生出‘至心信樂’的心,但其實這一句是要配對第一句來理解才清楚,因為第一句‘設我得佛’才是這後面各句的根源。如果沒有第一句的法藏菩薩成為阿彌陀佛,下面各句一切皆談不上。也就是法藏菩薩誓願成為阿彌陀佛之時,才要求我們十方的眾生,對於他的救度真信不疑;在法藏菩薩沒有成為阿彌陀佛的時候,即沒有這樣的要求。也就是說,我法藏若還沒有成為能夠救度十方眾生的阿彌陀佛,則眾生可以保留懷疑;我法藏必要以我的成佛,來消除眾生的懷疑,以成佛的事實來令眾生生起真實信心喜樂。所以說‘設我得佛,十方眾生,至心信樂’。從另一方面來說,是法藏菩薩成為阿彌陀佛而賜予眾生‘至心信樂’;若法藏菩薩沒有成為阿彌陀佛,則十方眾生,不可能有‘至心信樂’。所以說‘設我得佛,十方眾生,至心信樂’。

  比如,我們正處在危險的時候,有一個勇敢有力的人來救我們,他說:請真心相信我,讓我來救你。只有這個人是真心的,而且有力量來救我們,我們才可能對他產生真實信心而依靠他。我們的信心來自于對方的可靠有力。如果我們知道他不是真心的,也沒有這個力量,我們就不會相信他。法藏菩薩真的發願要救我們,而且已經完成了他的誓願,成為阿彌陀佛,完全具足了救度十方眾生的力量,我們才會‘至心信樂’他的救度。

  欲生我國:願意來生我的淨土。配對前一句‘至心信樂’,就是說這種願生心是從真實信心而來的。真信,才會真願往生;不信,也就不可能願生;信疑參半,願生的心也必然飄忽不定。如果配對十方眾生來理解,也好像是要十方眾生自己發起欲願往生的心。其實這也仍然要配對第一句‘設我得佛’來理解,是法藏菩薩成為阿彌陀佛,呼喚我們往生他的國土,我們才會產生‘願生彼國’的心。如果從當句來理解,既然是欲生‘我’國,那就是站在法藏菩薩成為阿彌陀佛的立場在向十方的眾生發出招喚。‘設我得佛,十方眾生,欲生我國’,兩個‘我’字,把十方眾生夾在中間,讓我們跑也跑不出去。我成佛,十方眾生來生我的國土。則法藏菩薩成佛的目的很明顯——是為了十方眾生的往生而成佛。如果十方的眾生不能往生,則誓不成佛,所以說:‘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’,更進一步地說明其成佛的目的。

  欲生我國,規定了十方眾生的生命方向和生命意義。十方眾生,是何其廣泛,如此廣大無邊的眾生,隨其業力,飄忽升沉,如同彌漫無際的大水,沒有方向。如今,菩薩的願力統攝此廣大無邊的眾生向著同一生命方向——西方極樂淨土,如同導萬流歸入大海,欲生我國,實在是法界生命的運動秩序。眾生本來無序,隨業飄沉,出沒六道,今由法藏誓願為法界眾生建立秩序,這是何等的大事!家無序,則全家苦;國無序,則全國苦。法界無序,則一切眾生永沉生死。‘十方眾生,欲生我國’的招喚,令無邊法界一時安頓,所以此願一發,法界震動,虛空證誠:‘決定必成無上正覺’!

  乃至十念:長在一生,短在十聲,稱念佛名。

  乃至:是一種彈性不定之詞,並無確定的限制,而是多少都包含的意思。善導大師解釋為‘下至’,下和上相對,也就是說上即不限,下即不少於十聲。

  十念:首先,這個念字究竟是怎樣的念?是觀念?參念?悟念?心念?憶念?或者其它的什麼念?古來眾說紛紜,但是自善導大師依《觀經》下下品,明確將十念解釋為‘十聲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’以來,‘十念即是十聲’,也就成為大眾共同認可的定論,其它的種種說法也就無人再提了。所以現在一說念佛,即是口稱南無阿彌陀佛名號,念佛即是稱名,這實在是再簡單明瞭不過了。

  淨土宗說的念佛,就是稱念佛名而有聲。雖然在心中默念,外人聽不到聲音,自己心中聲相還是明明白白,清清楚楚的。默念與口稱,所念的都是阿彌陀佛名號,都是淨土宗的念佛,但是兩相比較,口稱更簡單易行,更能體現淨土宗易行極致、大悲急救的特色。

  關於口中稱念比心中默念更易行,我們可以從下面的例子看出來:比如大家都知道有鸚鵡念佛往生的事,鸚鵡禽鳥,如果叫它默念簡直是不可想像的事,但是它聽人稱念,便鸚鵡學舌隨著念,遂成習慣,也得往生。還有一二歲,二三歲,呀呀學語的幼童,一聲一聲教他,他也能跟著大人一聲聲地念佛,但是如果叫他不要出聲,心中默念的話,那可能嗎!就我們自己成年人來說,細心體察也會發現,有的人根要就不會心中默念,但是口稱無人不會;即使會心中默念的人,也會覺得默念心力弱了不行,比如正有煩惱的事,大聲念佛,則煩惱雲散;正當妄念翻騰不止時,不借助聲音,想心中默念佛號也是很困難,甚至是不可能的。念佛人,乘車走路都有念佛的習慣,如果只是在心中默念的話,這一句佛號很容易打失,往往很小一件事,比如見到熟人打個招呼,或者路邊有什麼熱鬧事一分心,佛號即停了。等我們到目的地的時候,一回想,剛才坐車的時候明明是打定主意要從上車念到下車,可竟不知什麼時候,佛號給丟了。但如果是小小聲,哪怕別人聽不到而自己保持口唇一直動著,這一句佛號就不容易打失,見了熟人,打完招呼,口上還在動著,佛號就又回來了。所以希望大家能養成動口出聲念佛的習慣,當然並不是就任何場合都一定要動口出聲,有些場合不便動口出聲念佛,即在心中默念也是一樣;只要能動口出聲最好能小小聲念佛,至少要動口唇。至於說啞吧、有口業障礙者,或其它不便、不能動口出聲的情形,那是另當別論了。

  淨土宗以口稱有聲的念佛為正,經證即在《觀經》下下品。下下品是造五逆罪的眾生,他一生未做一件好事,沒有念過一句佛,現在快要死了,業報現前,已經看到地獄眾火在猛烈地燃燒,閻羅鬼卒舉火鋼叉熱鐵鏈來捉拿他了。這時候有人教他念佛,處此慌忙恐怖當中,他心裏哪里還會念佛呢?這個人就對他說,你如果不能在心中憶念佛名的話,直接張口喊出佛名就好了,罪人聽到,便使出全身力氣稱念:南無阿彌陀佛!聲聲不斷,念了十聲,即便命終,隨大寶蓮花,往生佛國。很顯然,心念不能,轉教口稱;即是口稱更易於心念,也更勝於心念。因為若依心念,此五逆罪人即不能得救,今改為口稱,即當下得救,莊嚴往生。

  所以善導大師據此經證,解釋第十八願‘乃至十念’的念佛為:稱我名號,下至十聲。所念的是佛名號,而不是佛的身相光明等;能念的是動口出聲,而不是默口心念,更不是無聲冥想。

  善導大師既是阿彌陀佛的化身,大師的解釋也就可以說是阿彌陀佛親自的解釋,這才被歷代的念佛人所尊奉了。

  大家一定要明白,並不是心念佛名有什麼不對,而是口稱佛名更容易、更殊勝、更能體現阿彌陀佛大悲急救的極致。像前面說的,雖然同樣是佛名,如果阿彌陀佛選定眾生以心念的方式才能得救,那麼下下品的眾生即無法得救。而且心念的話,執情深重的眾生往往會落於自己的妄心一邊:要如何地思惟、如何地理解、如何地感動、如何地體驗,也很易盤算心念到底清淨不清淨,是善是惡等等,結果反而偏離於名號之外,又怎麼叫做‘一向專念’呢!現在只說稱名,不管凡夫的一切心念,掃絕凡夫的一切心念,不論心念之淨穢善惡,統統不論,只要口稱佛名,依佛名號,決定往生。真的是再也沒有比這更簡單、更直截、更痛快的了。即使沒有任何地思惟,沒有任何的理解,沒有任何地感動,沒有任何地體驗,只要口稱佛名,願生淨土,即決定往生。這樣地念佛,是多麼乾淨爽落!說到底,凡夫的理解、感動、體驗,果然有加於名號一絲絲嗎?為什麼不以赤裸裸的心稱名呢!為什麼總是想加上凡夫自己的一點點東西放在名號之上呢!要知道,凡夫所有的心念都是虛妄不實的,都是畢竟要丟棄的,就好比必定要丟掉的破衣服一樣,當我們前往淨土的時候,這些凡夫心念的衣裝,不管我們現在認為它多麼華美,統統都要留在穢土;不管我們現在認為是多麼善、多麼清淨的念頭,在淨土都沒有一點點存在的價值,一念也帶不到淨土,因為淨土純粹是佛境,除了‘南無阿彌陀佛’,凡夫心念所及此世的一切,都是惡的、染污的。所以不要誇耀我們的心念,不要執著我們的心念,不要以為我們的心有真正的善和清淨,不要以我們自以為是的善和清淨為貴。甚至也不要執著我們自以為是的信心或體驗。說到聽聞理解,所有的聽聞理解,不過是要達成專稱佛名而已,乍爾一提佛名,所有的聽聞理解就都息止了,不要停在凡夫的理解、感動、體驗上面。好像乘車,不知道路線班次,總是要事先查明瞭解,一旦乘上車,還要在腦中盤算記憶路線班次嗎?所以只管口稱佛名就好了,念佛就是這麼簡單,南無阿彌陀佛,南無阿彌陀佛……

  稱名聲起,阿彌陀佛即應聲而來,現於目前,也可以說聲即是佛,佛即是聲。善導大師解釋說:‘行者正稱名時,彌陀化眾,應聲來現。’如同空中之雷電,就聲說為雷,就光就為閃電,實則雷聲即是閃電,閃電即是雷聲;聲即是光,光即是聲。聲光同時,無有先後,聲光一體,更非二物。今稱名念佛,聲起佛來,聲即是佛,聲佛不分。念念聲起,念念佛來。所以善導大師每念一聲佛,口出一道光;少康大師每念一聲佛,口出一尊佛。至於凡夫念佛,也必出光出佛,只是因為凡夫無有三昧定力,光與佛隱遂而不能明顯出來罷了,並不是沒有佛光。若是鬼道眾生,即使普通凡夫念佛,也能看得出有佛光顯現,這在明藕益大師曾有記載。

  念佛到底是念四字——阿彌陀佛,還是念六字——南無阿彌陀佛,並沒有硬性的規定;念四字,念六字,都是可以的,四字是簡稱,六字是全稱。只要真願往生而不疑,不管念四字還是六字,都順彼佛願,都能往生。‘乃至’十念,應當也有乃至四字名號,乃至六字名號,稱念皆得往生的意思吧。不過依印光大師所說,念六字較恭敬些。

  前面‘乃至’是不定之詞,十念的‘十’卻是一個明確的數字,是說念佛不能少於十聲嗎?果然如此,那麼生命短促,來不及念十聲,只能念九聲、八聲、一聲的人,即使再怎樣地想往生,也一定不能往生了。這是多麼殘酷!實際上彌陀的慈悲不可能漏掉來不及稱念十聲佛號的人。《觀經》下品上生即是稱念佛名一聲而得往生的例子。第十八願雖說‘乃至十念’,第十八願成就文卻說‘乃至一念,即得往生,住不退轉。’乃至十念,乃至一念,只是梵文文法表達形式上的差異,實質所指完全一致,就是:多到一生的念佛,少到哪怕臨終十聲、一聲這樣最少的念佛,都必往生。而且更有才聞名號救度,心中唯發起一念願生之心,連一聲佛號都來不及念就命終之人,也得往生。《觀經》下品中生即是此例。所以善導大師《往生禮贊》說為:‘上盡一形,下至十聲、一聲、一念,必得往生。’

  有人會懷疑說:既然十聲一聲念佛也得往生,何必一生多念佛?也有人懷疑說:既然一聲未出,但只一念願生心也得往生,何必一定要出聲稱名?不知十聲、一聲、一念往生,都是指臨終來不及有更多地念佛,這種特殊情況而言的;就此臨終之人,假如一聲、十聲之後,生命延續,不至促死,因發起真願往生之心的緣故,此心相續,自必盡其一生稱念佛名。而一個已經發願畢生念佛誓生淨土的人,假如突然亡故,來不及多念,也就成了十聲、一聲、一念往生的人了。所以說十聲一聲念佛,與說一生念佛,實際上是一回事,只是各人聞法發心時間有早晚,發心之後命緣有長短,才有念佛多少、長短的差別。就好比上船過海,我們會說:你只要一步上船,就可以過海。我們也可以說:你必須步步在船,才可以過海。這兩種說法,實際上是一回事。因為一步上船之後,即是步步在船;步步在船,還是來自于最初一步上船,並沒有第二步更上一次船。念佛也是一樣,一念發起即是一生,一生本自一念發起,所以說‘乃至十念’、‘乃至一念’。善導大師說:‘大意者,一發心以後,誓畢此生,無有退轉,唯以淨土為期。’

  乃至十念,配對第一句‘設我得佛’來理解,即知法藏菩薩成為阿彌陀佛,唯選擇稱念佛名作為眾生往生之行,這是‘一向專念’的來源。善導大師以稱名為正定業,解釋說:順彼佛願故。

  配對第二句‘十方眾生’,這乃至十念的念佛,即不限定某一類的眾生:乃至聖人,乃至凡夫;乃至定心凡夫,乃至散心凡夫;乃至善凡夫,乃至惡凡夫;乃至出家,乃至在家;乃至有智,乃至無智;乃至有戒,乃至無戒;乃至平生之人,乃至臨終之人。總之,一切身份根機不論,只要稱名念佛即可。

  配對第三句‘至心信樂’,乃至十念的念佛即是信心的內容,信心的來源。信,就是信‘乃至十念,必得往生’。因為有‘乃至十念,必得往生’,所以才有 ‘至心信樂’。所以善導大師說:‘就行立信’——就‘乃至十念’稱名之行,建立‘至心信樂’必生之信。不然,凡夫眾生自己從哪裡來至心?又怎麼可能有信樂呢?因為疑心虛偽是凡夫的本質,常沒苦惱是凡夫的實況。我們說信彌陀,即是信名號;信名號,即是信稱名。信彌陀什麼?信彌陀以名號救我們。彌陀怎樣用名號救我們?只要我們乃至十念稱名,即得往生淨土。所以歸根結底,還是落實在稱念彌陀名號,以念佛即是信佛。不然,說信彌陀,信名號,信本願等等,統統落於空洞,統統只是一種觀念。

  配對第四句‘欲生我國’,規定了念佛的目的唯一是為了往生,而不是求世間福報,求清淨心,求開悟等等。只要能往生,不福自福,不淨自淨,不悟自悟。下面

  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——如果眾生念佛不得往生,則我法藏誓不成佛。

  前面先設定自己的成佛,來向十方眾生作至心呼喚:十方的眾生,我必為你而成佛,你要信順我的救度,來生我的國土。

  那麼從彌陀來說,又是設定怎樣的方法救度十方的眾生?從眾生來說,怎樣的行為才是信順法藏成佛的救度?就是下面‘乃至十念’——一向專稱我成佛的名號。所謂信順佛的救度,也就是信順稱名;所謂欲來生到我國的方法,也就是稱名。

  對於如此信順稱名的眾生,所賦予的果報即是決定性的往生。所以接下來說‘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’,這是用反說的方式,來強調不可動搖的確定性。

  若不生者——若信順稱名的眾生不得往生的話。不取正覺——則我法藏誓不成佛。法藏菩薩以其成佛的所有功德,來賭誓我們凡夫的往生,來換取我們凡夫的往生,來保證我們凡夫的往生。

  以此而言,凡夫的往生,又豈是凡夫個已心中愁慮之事?完全是法藏菩薩大慈大悲弘誓願心中所慮及之事!他說:你不往生,我不成佛!我必要令你往生!那麼,我們又為什麼要在心中愁慮能往生不能往生呢?我們的往生,本來是法藏菩薩他要成為阿彌陀佛所要考慮的事,所必須完成的事。是法藏菩薩成為阿彌陀佛,要為我們挑起的一副擔子;我們如果要硬拿來自己挑,我們怎麼能挑得起呢?我們怎麼會不覺得擔子太重呢?

  又凡夫的往生,豈有一絲一毫自己的功德?全是法藏菩薩成為阿彌陀佛的功德!他以成佛的正覺功德,換取我們的往生。那麼,我們又為什麼要在心中擔心自己所修功德的多少呢?凡夫所修,何足掛齒!世間五戒十善,尚且沒有幾人能做到,何況出世之善。彌陀萬善萬德名號,為我所成,往生功德有何不足。

  又凡夫的往生,又豈需等到未來某個時候才成就?才確定?是久在十劫之前,法藏菩薩成為阿彌陀佛的時候,即已成就!即已確定! 因為法藏菩薩說:我若不能成就眾生的往生,誓不成佛!今既成佛十劫,則眾生的往生早在法藏成佛之?那,同時成就。那麼,我們又為什麼要在心中期盼:到什麼時候,我的往生之業應該可以成了吧?

  我們今生才念佛往生,並不是說我們的往生今生才成就,只是今生才從阿彌陀佛那裏,把十劫之前即為我們準備好的往生,取回而已。好像我們到倉庫裏去提貨,貨物早就放在那裏了,並不是我們去取的時候才有貨;更不能把我們從倉庫裏取得貨物,當作是自己生產了貨物。我們的往生,十劫之前早就成就好,儲藏在 ‘南無阿彌陀佛’六字之中,我們今天不過是從名號中取得本屬我們的往生而已。所以《無量壽經》第十八願成就文說:‘諸有眾生,聞其名號,信心歡喜,乃至一念,即得往生。’以聞信名號之一念,為往生之獲得。如果名號裏沒有我們的往生,我們又從那裏獲得往生呢!之所以聞信一念便得往生,是因為名號裏現成含有十方眾生的往生。又名號中雖然有我們的往生,如果不從善知識聽聞則不知,不知則不得。又雖從善知識聽聞,聞而不信,等於不聞,也不得往生。常常有人,聽說 ‘念佛必生’,便在心中懷疑說:哪里有那麼便宜的事?因懷疑故,拒不接受,當面錯過,這可以說是曠劫流轉當中最為痛惜之事。這就好像阿彌陀佛親手捧著往生送給我們,我們卻不認識,卻不接受。

  只有聞而生信,一信永信,才能獲得往生。聞是聞什麼?信是信什麼?聞名號,信名號。但這樣說,還是太籠統。聞名號什麼呢?信名號什麼呢?聞名號功德而生信。名號功德無量無邊,說不能盡,與我等往生究竟最最切要的,就是‘乃至十念、一念,稱名必生’!既能聞信名號有如此不可思議德能,真生深信,勢必從心底深處湧生念佛之心,而能一生不改其志地貫徹念佛。如果說,聽聞了,也相信了,但就是不專志於念佛,那麼所謂的聞信也就僅是一種觀念了,不能稱之為信了。所以說:雖聞不信如不聞,雖信不稱如不信,故應常稱彌陀名。

(回上篇續下篇)



(感恩。本文引自 淨土宗善導流 & Roger 電子報)
by gendayu | 2005-01-21 09:27 | 淨宗法師開示
<< 淨宗法師有關第十八願「本願念佛... 淨宗法師有關第十八願「本願念佛... >>